
马晓威▼

MASAA马斯特优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个人简介:
对“个体”价值有着非常热切的关注和信仰。他对建筑和艺术中的“情感”和“想象”空间可能性的探索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和敏感性自2010年他着手研究“家” 的概念在目前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和构建方法,并提出了建筑和规划设计过程中从“商业模式”到“生活方式”,最后形成“建筑形式”的设计方法论
教育及职业背景:
199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1994年移居英国伦敦
2000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学院空间设计系,获学士学位,一等荣誉毕业生
2003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获硕士学位
2004年在伦敦创办MA Studio Ltd设计师事务所
2008年在北京创办 MASAA [马斯特优建筑设计(北京)事务所
导师寄语:
2002年, 记得我在读建筑学硕士课程的时候, 由于地震的原因, 中东的某个城市几乎被完全摧毁掉. 这个事件的发生让我当时对建筑的看法有了改变.
什么是建筑? 建筑要面对的问题是什么? 或者, 建筑的使命是什么?
同样是建筑师, 不同的建筑师个体或者群体主动选择面对的问题一定是不同的, 正是这些不同的态度和选择, 最终让不同建筑师的建筑作品呈现出真正的不同(而非形式和材料), 城市的多样性才能有真正呈现的基础, 城市的多样性又为整个社会的多样性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 中国的建筑师应该选择和面对什么样的问题?
“为抚顺而设计. 城市再生建筑设计竞赛项目” 所提出来的问题是目前所有在中国实践的建筑师都应该面对和仔细思考的问题之一. 这个问题不是 “用钱来收购你的想法” 的开发商面临和提出的问题, 更不该是简单的政府面子工程. 至少, 这样一个课题的提出, 是建筑师面临的建筑学科里最基础的 “人” 和 “环境” 的问题. 我们所有的建筑思维和建筑实践应该建立于对这两个基础因素的尊重和充分思考之上. 仔细看看和想想, 我们今天的课题之所以能成为本次 “课题” 的原因也是因为之前我们没能做好这两点, 很明显, 我们现在面临的不仅仅是 “修复” 问题.
和艺术家及作家不同, 建筑师不仅仅要思考并提出问题, 我们还要解决问题, 并针对每一个具体的问题提出一套具体的解决方案. 所以现实和理想的差别需要在每一个我们面临的项目里得到合理的解决. 所以, 我也想提醒大家 “专业性” 和 “系统性” 在我们工作中的重要性。
最后, “为抚顺而设计”的真正问题应该是什么? 希望我们大家能通过对这个项目在多方面的探寻和研究, 从而能提出不同的建议和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