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磊▼

个人简介:
不断的寻求一条与当今社会及自然环境共存的道路,以东方的自然观探讨属于未来的建筑所有的项目,都始终坚持让建筑在当代的语境下,以有机、轻松且快乐的方式体现真实、自由的生活氛围,旨在中国传统的空间意识、文化意识及当下价值观的前提下去营造属于自己的空间意境
实践中同时重视从项目策划、概念设计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一直致力于对建筑品质的完美追求,重视建筑的工程细节和最终真实建筑的完成度,重视业主的真实需求和建筑表达社会意义的统一关系
职业经历:
2007年创建个人建筑工作室,并于2011年正式成立陶磊(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任教于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及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主要奖项:
2012WA中国建筑奖佳作奖2013UED博物馆建筑设计入围奖
2011 亚太室内大奖 金奖
2011 UED博物馆建筑设计入围奖
2010WA中国建筑奖入围奖
2010中国建筑传媒最佳建筑奖提名奖
中国建筑十年大奖专家评审前十名
2011亚太室内大奖 优胜奖
2013金堂奖
2014金堂奖
2012年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建筑师奖提名
主要作品:
北京东方宫酒店室内设计(北京)北京兰亭古韵茶舍设计(北京)
文化部博艺画廊(北京)
互生三院(私人住宅+工作室)(北京)
凹舍-冯大中艺术馆•伏虎草堂(本溪)
孟宅(济南)
大明湖茶舍(济南)
青岛茶苑海鲜馆(青岛)
悦•美术馆(北京)
全城热恋钻石商场(北京双井店)
全城热恋钻石商场(北京悠唐店)
著作:
《里应外合-当代建筑在中国70》(由凤凰传媒集团出版发行)导师寄语:
每个建筑都应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有自己的特性,这就需要每个建筑都应该有所创造。
每个建筑都应该面对所处的独特的环境,它包含人文的和自然的,有时候甚至是人工的,发现问题,扬长避短,与环境生长在一起,使其成为自己无法忽略的特性。
建筑应该知道是为谁服务的,他们可能是某类人,也可能是所有人,不同的人需要会有所不同,针对他们,关怀他们的需求,更关怀他们的内心,它将会成为建筑自己的特性。
建筑应该选择恰当的结构与材料,巧妙的将其应用,正确解决场地与气候的特定问题,它会成为建筑自己的特性。
建筑应该有真对性的策略,让场地,功能,空间,结构形成有内在逻辑的统一体,使得各种要素之间相辅相成,它将会成为建筑自己的特性。
所以,建筑设计应该少关注形式,才会真正有意义,恰巧才会有不一样的形式。


凹舍

